连云港口岸大陆桥运输有关情况
长期以来,受益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特殊区位优势,我市的发展一直备受各界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先后批复实施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等重要战略规划,把我市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中西部地区也十分注重连云港作为战略出海口的发展情况。在国外,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亚乃至欧洲也因为大陆桥运输而关注连云港的发展。进一步发展陆桥运输事业,加强我市与陆桥沿线城市和地区的合作,对促进我市与陆桥沿线地区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陆桥运输基本情况
我市为打响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品牌、巩固桥头堡地位和促进大陆桥过境运输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从前期开展陆桥运输理论研究,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亚欧大陆桥国际集装箱过境运输管理试行办法》等有关文件,为新亚欧大陆桥开通运营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到开展运输实践,1992年12月1日首列开通仪式在我市举行,2004年4月22日开行了连云港-阿拉木图集装箱国际班列,2007年10月,我市又成功开行了连云港至莫斯科集装箱国际班列,2015年2月25日,连新亚国际货运班列试正式首发运行,为大陆桥运输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努力,再到我市围绕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开展的经贸、文化、旅游等系列活动,为我市扩大对外影响和开展对外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连云港口岸大陆桥运输业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通过铁路过境集装箱运输业务,在日韩、东南亚、北美等国家和地区与中亚国家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贸易和运输关系,打响了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品牌。目前,利用新亚欧大陆桥开展过境运输的国家和地区有包括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等20多个,运输的主要品种有机械设备、汽车及配件、矿产品、农副产品等十多个大类。2011年,连云港与阿拉山口之间的集装箱过境运输突破10万标箱,成为全国铁水联运体系中过境集装箱最多的港口,是铁道部所有开行集装箱铁海联运站点中运距最长、运量最稳、效益最好的精品班列。
二、连云港与陆桥沿线合作情况
我市一直十分重视与陆桥沿线合作,深入陆桥沿线地区开展推介活动,加深相互间了解,增强陆桥沿线城市和地区与连云港合作的信心,为我市发展增添了后劲与活力。主要合作情况如下:
(一)与陆桥沿线城市和地区签订了综合性合作协议。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分别和郑州、兰州、西宁、银川、洛阳等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与徐州市、淮安市、宿迁等市签订了共建共用连云港口岸的合作协议,建立了共享两市资源、合作发展战略。与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签订了《大陆桥物流联盟合作协议》,促进沿线物流企业结为联盟,共同推进沿线地区物流综合开发和经贸往来。
(二)与陆桥沿线口岸的合作。市口岸委分别和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榆林、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签订了合作协议,强化连云港口岸与内地口岸间的合作,推动区域大通关协作,提升连云港服务陆桥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连云港海关借助陇海兰新沿线海关协作机制平台,积极推进“属地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工作措施”。连云港检验检疫局推动成立陆桥沿线9省区省级检验检疫机构共同成立新亚欧大陆桥检验检疫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口岸直通放行业务,建立联合监管服务机制。铁路部门开通了至郑州、洛阳、银川、侯马、西宁、乌鲁木齐、阿拉山口等班列。
(三)港口重点企业与陆桥沿线地区的合作。作为陆桥运输与合作的主体,连云港口岸主要企业纷纷加强与陆桥沿线地区的合作。港口集团积极在陆桥沿线开展“无水港”布局,在宿迁、淮安、徐州、侯马、洛阳、银川、西宁等地建设了“无水港”,推进西安、霍尔果斯乃至中亚等地的“无水港”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开拓货源市场。外运陆桥等重点物流企业也纷纷在陆桥沿线设立办事机构,加强当地物流企业合作,加大服务力度。
(四)开展与陆桥沿线国家合作。市政府在日本、韩国,中亚地区举行推介会,推介港口发展情况和服务能力,加强政府间合作,对企业合作搭建平台,提供指导和服务。港口企业积极开拓日韩、东南亚、中亚地区货源市场,促进陆桥运输上量。